校友总会联络方式

微 博:新浪微博

地 址:福建省泉州市城华北路269号

邮 编:362021

电 话:0595-22693950

传 真:0595-22692655

Email:xyh@hqu.edu.cn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-> 历史回眸 -> 华大历史 -> 华大故事 -> 正文
华大诞生记之选址泉州

华大诞生记之选址泉州



华大诞生记之选址泉州

作者: 黄英湖

华侨大学是 1959 年开始酝酿筹办事宜,于 1960 年先行招生开学的。华大的创办,是与当时国内外形势密切相关的。
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,古老的中华大地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、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。中国在国际上的声望和地位大为提高,祖国面貌的巨大变化,使身处海外、饱受殖民统治欺凌的广大侨胞欢欣鼓舞,扬眉吐气,也大大增强了他们对祖国的向心力。所以,从 50 年代开始,每年都有许多华侨青年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希望,毅然告别父母和家庭,千里迢迢地投入祖国怀抱。随着回国升学的华侨青年日益增多,如何根据它们的特点,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,使他们成为对祖国和侨居地都有用的人才,就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。
为此,从 1952 年开始,国家先后在北京、厦门和广州等地专门创办了 7 所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,并在广东和福建等地开办了华侨中学和华侨技术学校等各类学校,以及各种补习班、学习班,供归国侨生升学。 1958 年,还在广州复办了暨南大学,专门招收海外侨生。但是,当时的暨大并不隶属中侨委领导,不能按中侨委的方案培养学生;而且,由于归国侨生的人数众多,暨大也满足不了他们升学的需要。因此,几经考虑,中侨委决定自己创办一所大学,专供华侨学生回国深造。
50 年代末,中苏两国由于剧烈的意识形态论争,关系已濒临破裂。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也大多随之陷入困境。而与此同时,作为战后冷战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另一方、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仍顽固坚持对中国的敌对政策,对我不断挥舞包围、封锁、制裁的大棒,我国外交面临着一个需要重新调整、开拓的局面。在这种历史背景下,酝酿创办华侨大学,带有通过民间交往、扩大中国影响的意图,也包含有通过广泛招收港澳台和华侨学生,培养革命种子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意图。基于这种主导思想,中侨委于 1959 年起草了关于创办华侨大学的报告,由廖承志主任亲自签署,呈送国务院研究批准。当时,正值“左”倾冒进的“大跃进”年代,但酝酿创办华大,绝不是头脑发热,而是根据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经过审慎的考虑才提出来的。因此,华大的创办也绝非“大跃进”热潮中“一哄而上”的产物。
建校报告呈上后不久,我国就陷入了严重的经济灾难中。当时,为了减轻国家负担,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,以及各种企事业单位都大量压缩机构和编制,裁减人员,全国的高等院校也由原来的 800 多所压缩为 400 多所。但就在这种情况下,周恩来总理特事特办,于 1960 年初批准创办华侨大学(正式下文批准是在 1961 年 11 月 1 日)。华侨大学能在这种背景下上马,体现了周总理对侨务工作的长期战略思想。
周总理批准后,学校的筹建工作就在廖承志亲自领导下,由中侨委副主任方方等有关同志具体组织实施了。首先,廖承志多次召开会议,讨论学校的地址选择问题。在这个问题上,大家的意见不一致,争论较大。当时有北京、广东广州和福建的福州、厦门、泉州、漳州几种意见。主张北京的人认为,北京是全国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,又有许多高等院校,聘请老师比较容易;而主张广东和福建的人则认为,这两个省是全国最大的侨乡,作为专门为华侨创办的学校,理应建立在侨乡。后经筛选,大家的意见集中在北京和福建的泉州两地。(据张帆回忆,当时,庄明理极力主张,应当把学校建在泉州。每次开会讨论这个问题时,他的嗓门特别大,力争不已。)后来,经过反复的比较研究,大家考虑到,北京已有许多高校,学校太集中不好,再说,要在北京找一个建校的地方也不容易,而泉州既是重点侨乡,又是一个古港口,历史悠久。因此,最后大家同意庄明理的意见,决定把学校建在泉州。
1960 年上半年,廖承志委派方方和庄明理等人专程前往泉州,选择建校的具体地点,后来又去了一次。他们与当地省、地、市有关领导一起,先后到清源山风景区和近郊的东岳山下(现泉州师院附近),以及远郊的城东乡等地去实地踏勘,甚至还到李光前先生创办的南安国光中学所在地看过。考察了这几个地方后,庄明理倾向于在距泉州市区十多公里的城东乡建校,因为那里背靠清源山,面对大海,风景好,而且地方开阔,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有利;加之面对大海,今后可以搞航海;再则,福州 - 厦门公路横穿那里,且规划中的铁路也要经过那里,交通很方便。回北京后,大家把勘察情况和初步意见向廖承志作了汇报,最后由他拍板定案———把学校建在城东乡。
(原载572、573期《华侨大学报》)